咨询热线 

400-240-2493

凤凰联盟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需求考验重重 钢材价格凤凰联盟官网难有起色
日期:2025年04月09日    来源:网络

  一季度钢材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趋势。以春节为分界点,春节前行情尚显坚挺,春节后弱势尽显。春节前,低供应下产业矛盾有限,同时宏观政策预期在特朗普上台将带来扰动背景下有所加强,市场氛围回暖,乐观情绪支撑下黑色金属集体反弹,价格表现偏强势。春节后,海外面临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风险,市场一度受政策预期提振,凤凰联盟app有波段性小幅反弹,但随着宏观利多兑现,市场开始着重交易产业因素,建材需求表现旺季不旺,钢材整体供增需弱格局下,价格持续下行,在跌至谷电成本后跌势放缓,但难掩疲态。二季度,市场仍将以产业因素为主导驱动行情波动,需求表现难超预期下,价格预计依然承压。

  钢材需求整体表现并无亮点,一季度板材需求尚能维持常规水平,出口需求也维持韧性,但建材需求表现不尽如人意。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支撑了板材需求的表现,加关税之前的抢出口带动了出口的放量,但是房建的萎靡与基建尚未启动则使得新项目开工较少,建材需求仅靠存量项目维持,在去年同期需求已经转差的基础上继续表现为旺季不旺,价格的重新估值是合理的。展望二季度,需求的恢复或者扩大存在难度,无法给予价格向上的驱动力。

  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依然明确。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1%,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9.6%,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6%。一系列数据表明房地产市场前端依然处于深度调整当中,尤其是新开工面积降幅进一步扩大,意味着房建用钢需求的下滑较为明确。在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政策调控之下,房地产市场后端的修复相较前端将更为明显,但这对于增加房建用钢需求无益。凤凰联盟app同时,随着竣工端的不断完成,竣工环节用钢量也在减少。因此,二季度房建用钢需求难有起色,这或使4月份需求高峰低于去年水平,而5—6月将进入常规的需求淡季。

  基建市场政策刺激力度较大,但项目落地时间是否落在二季度存在不确定性。财政政策力度较大,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2024年开始我国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去年我国已经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同时,从投向上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也大幅扩围,且发债流程进一步优化,意味着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等诸多领域将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可见今年基建市场用钢需求存在增加的潜力,但是从政策的发布到落实到实物工作量上仍有一定的时间差,需要2个月至6个月的时间,能否落在二季度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根据相关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80%。其中近六成用于偿还旧债,约四成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地方债的加快发行,反映出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快速落地,这意味着需求可能往后延迟,在年中或者下半年的需求淡季阶段出现基建需求逆季节性的增长,这对远月合约来说是一个利多驱动。综合来看,2025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扩大以及发行节奏前置影响下,预计带动基建用钢需求延迟但加码释放。

  制造业投资呈现较快增长,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1%,制造业投资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今年以来,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显现,制造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全部投资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加快,同时制造业高端化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投入加大。后续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长仍然有较多有利因素,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将拉动相关行业投资增长。同时,由于加力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强化项目、资金等要素保障,将有力支持制造业投资增长。

  出口当前维持高位运行,短期内不利因素影响有限,中期需持续关注影响程度可能加深。虽然3月底越南开始正式对中国热卷征收反倾销税,但目前对出口影响不大。出口企业自3月起积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出口通道,部分对冲了反倾销带来的冲击。当前国内热卷价格处于全球低位,3月起出口接单情况甚至较2月有所改善,预计4月热卷出口量有望保持稳定,对整体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不过,后续也需要警惕美国加征关税、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意抬头以及我国规范买单出口带来的扰动,或进一步抑制中国钢材出口动能。

  原料端让利,钢厂利润修复,维持复产路径。铁水产量年初以来呈现回升态势,进入增产周期,且在3月份加速复产。利润推动下预计钢厂生产将维持高位,2024年四季度以来炉料端焦煤和焦炭价格连续下跌、铁矿石价格稳定,带来钢厂利润有所修复,2025年产业链利润将继续从上游向钢厂倾斜。这意味着,在利润的驱动下,钢厂减产的动力不强,除非需求大幅收缩,或者是政策性限产的要求,否则钢厂的生产将保持连续性,带来供给端的充裕和对市场价格的压力。

  不过,从当前钢厂的生产情况来看,高炉端铁水日产量已经快速攀升至237万吨的高位,在当前总需求没有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钢厂需要权衡继续加大复产会给产业带来矛盾更为凸显的问题。电炉端当前已经出现亏损,短流程以降负荷生产为主。供给端大概率将维持当前的高位,继续大幅增加的空间不大。

  至于政策性限产,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今年将继续实行粗钢产量平控,不明确的是数量等级以及限产时间。如果减产数量维持在1500万吨至2000万吨的规模,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将偏弱,因为这就是过去几年中平均每年粗钢减少的量。如果公布了超预期的规模,对行情的向上驱动力将偏大。同时需要注意钢厂的减产和限产,将加剧炉料端供过于求的矛盾,而炉料端价格的走弱,将进一步弱化成材的成本支撑。

  从产业发展趋向来看,供给端仍处于复产阶段,铁水产量延续回升路线,而需求端恢复进程仍然较慢,市场信心和后续预期不足,建材需求阶段性高点或不如往年,热卷需求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此外,炉料端让利让铁水成本支撑有所松动,铁矿石虽然当前没有像焦煤和焦炭一样趋势性下跌,但基于自身的供过于求,也难以向上突破。此外,虽然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撑,但落实到实物工作量落地仍需较长时间,叠加供给端的持续高位,钢材价格仍面临压力。不过,由于谷电成本对盘面的参考作用,行情大幅下跌的动能也不强,预计价格以低位震荡波动为主,或承压运行。

  行情的好转需要实际需求情况好转的配合,预估形成实物工作量需要2个月至6个月,待刺激政策最终落地,带来新项目的开工,或带来建材需求在非旺季出现逆季节性的好转,届时价格向上修复的动能或有所增加。如果时间节点叠加高温雨季时节,建材需求呈现情况或又要打一定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