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3月钢铁市场,截止31日,钢价走出震荡下跌的态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55个点,螺纹和线个点,热轧和冷轧价格分别下跌46和70个点,中厚板价格上涨28个点,62%铁矿CFR价格下跌1美元,废钢价格下跌73个点,焦炭综合价格下跌102个点。展望4月钢铁市场,月初利空扰动性因素或致钢铁市场仍旧承压,但随着基本面的阶段性向好改善,一旦叠加利好政策出台,反弹也将随时出现。
首先是国内出口规范管理打击钢材违规出口的利空影响。3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凤凰联盟平台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明确规定:纳税人出口应征税货物,应当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视同内销货物征收增值税、消费税。而过去钢材买单出口就是规避了这13%的增值税。《公告》还规定:纳税人向海关申报出口应征税货物前,应当通过电子税务局或者办税服务厅在税务部门完成登记信息确认。由此可见,逃税出口的路子在一定程度上被堵死了。由于钢材买单出口量仍然比较大(有估算每月仍有百来万吨左右),一旦买单形式走不通,就加大了内需的压力,如果供给不减下来,建筑材外的一些品种库存很快由降转增,钢价压力随之而来,此前一定会交易这种预期,防范风险。
其次是美国新的关税政策带来进一步的利空冲击。美国将于4月2~3日明确国务卿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对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全部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汽车及零部件的25%关税于4月3日生效。4月2日及之后的口头威胁包括:4月2日或推进对等关税计划、农产品关税,“不久的将来”推进半导体和药品关税。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已比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高十个百分点,但对一些特定行业的关税加征,对我国的冲击还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汽车、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而这些都是用钢的主要产品,一旦出口美国受影响,又不能迅速转移出口目的地,国内生产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钢材需求。无论如何,此前和未来的一些关税政策,对国内钢铁下游产品的用钢影响会逐步显现并加大。进而也利空钢价表现。
还有一些利空影响,主要在于许多人士普遍存在以下的认知:对宏观前景依旧是悲观,对钢材供给增加以及需求阶段性见顶的担忧,还有原燃料负反馈的压力,等等。这些所谓“公知”,依然是钢铁市场交易的主逻辑,没有重大利好触动,难以形成逆转。
3月在日均铁水达到233.7万吨、最高达到237.28万吨的表现下,5大产品小样本库存仍有141.32万吨的降幅(大样本降幅178.83万吨)。截至3月27日,5大品种库存1738万吨,同比减少603.4万吨,降幅为25.8%。其中,螺纹和线材库存同比降幅分别达到32.8%和37.7%,库销比处于近年来的最好表现。这是在大家普遍感知供需不好下的表现!
根据钢联的调查,3月底当周有9个省份的钢厂涉及检修和复产,环比减少3个,其中新增复产产线个;新增检修产线条;按照轧机产量测算,因检修和复产导致产量减少15.29万吨,预计4月初当周检修和复产将导致产量减少10.41万吨,影响量继续下降。可见在钢厂盈利面提升到今年最高的53.68%的水平下,钢材产量也未必一定都是增的。尽管4月日均铁水还有可能有小幅回升,但空间比较有限,而钢材产品的产量增幅也是比较有限的。预估4月份5大品种材产量增幅在50~100万吨之间。
从需求看,制造业PMI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至50.5的小幅扩张区间,生产和新订单指数都处于扩张区间,但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幅度(0.7个百分点)大于生产指数扩张幅度(0.1个百分点),但进出口都处于收缩区间,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都有所回落。整体看制造业用钢持续向好,但力度减弱,尤其是进出口表现有所回落。
从钢联调查数据看,4月机械、家电、汽车和钢结构原料日耗环比3月分别回升11.29%、11.39%、4.8%和3.89%,说明需求有不同幅度回升;原料库存分别回升13.53%、6.78%、2.06%和0.02%,说明机械和家电行业原料中间补库需求有所回升。调查表明4月制造业用钢是有所增加的。
尽管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和商务活动指数环比有小幅回升,且都处于扩张区间,但建筑业新订单环比回落3.3个百分点至43.5%,从业人数环比回落4.2个百分点至41.4%。由此可见,4月建筑用钢需求仍有小幅增加的空间,但增加的力度有所减弱。
整体上看,预计4月五大品种需求增加或在150~200万吨之间。在局部区域,螺纹和线材的某些规格,或有偏紧的表现,或将带来弹性溢价。
由此预估,4月五大品种库存降幅在100~150万吨之间。均分到每个月而言,力度并不明显,这种降幅,虽对钢价有支撑,但难以起到促进明显反弹的作用,除非降幅超预期。
不易察觉的宏观高频扩散指数环比持续回升或在一定程度支撑钢价。根据国信证券的数据,其编制的宏观高频扩散指数在春节后持续回落,探出2024年以来的低点之后连续3周,环比分别回升0.1、0.1、0.4个百分点,且在3月底,指数环比回升幅度加大。而最近通过补充5200亿四大行的资本金,以及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向市场净投放1000亿流动性,有利于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凤凰联盟平台改善商品市场的流动性。
产业政策逐步落地或对钢价带来实质性利好。近期,钢铁行业规范以及把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逐步落地,有利于加权企业的行业自律。而随着两会提出的今年仍将实行钢铁行业控产政策,有望在4月中下旬开始逐步落地执行。随着政策实施的时间窗口的越来越近,市场也有望越来越明。控产政策是今年钢铁市场的“定海神针”,必须一锤定钟音,不得含糊,不得走偏。
当然,正如笔者前期交流中强调的,无论如何,在市场普遍悲观思维延续且盛行的背景下,钢价的反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成交持续放量、钢材库存持续大幅回落(周环比降幅80万吨以上,或连续出现3周50万吨或以上的降幅)、重大宏观或产业政策利好落地(降息、降准,或钢铁行业控产政策落地)。
综上分析,4月钢铁市场,在近期一系列国内外利空政策的影响下,市场仍有进一步探底的表现,但随着市场利空的阶段性兑现,叠加春季需求的全面释放,部分品种的基本面或迎来进一步的阶段性向好,尤其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钢铁行业控产政策一旦落地的影响驱动下,春花烂漫时,也就是钢花绽放季!
操作上,钢厂要把政策性控产演绎成自律性到底,不要把有利润的产量指标用在没有利润的生产上(没有实物利润时可以选择在虚拟工厂谋划利润)。贸易商也要适度重建信心,不要过度悲观地去做空杀价,珍惜难得的基本面机遇,“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终端用户,适度灵活加大采购。
风险提示:环境在变,观点会变,及时关注最新观点 (上海钢联 汪建华, 26093368)